新疆上海知青回城风潮大事记
新疆上海知青回城风潮大事记
2008-10-30 19:03:49 作者:傅华强 维吾尔在线
一九七八年
1978年7月3日,胡耀邦在和国务院知青办负责人谈话时说:上山下乡这条路走不通了,要逐步减少,以至做到不下乡。
1978年9月,云南景洪农场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等人给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公开联名信,信中历数了云南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以及对生活的绝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家乡。
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时说:“社会上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直接分管知青工作的副总理陈永贵说:“知青工作很复杂,我们几个副总理一提起这事就头疼。”知青问题几乎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由于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1978年8月27日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请示报告》和《关于知识青年问题的调查报告》及7个附件。《请示报告》里指出,贯彻中央[1973]30号文件以来,形势越来越好,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更加深入人心,党对知识青年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一代新人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茁壮成长。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仍很激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革命洪流正在扎根与“拔根”的斗争中胜利前进。突出的表现在,是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鼓励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大有作为;还是扭偏方向,搞“拔根”复辟、“下乡镀金”。去年在“右倾翻案风”的影响下,通过招工和其它途径,许多地方下乡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基本上走光了,出现了一股“拔根回城风”。同时,干部“走后门”安排子女的不正之风相当严重;一些地方迫害下乡青年,特别是奸污女青年的案件又有增加;部分地区对下乡青年的生活安置和培养教育工作仍然做得很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伟大战略部署的继续贯彻落实,急需“开一次会,给以解决”。
可以看出,《请示报告》和调查材料的主调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把在下乡知青中招工的一些做法说成是“拔根回城风”,并肯定和接受了《向“拔根”复辟的罪魁祸首邓小平猛烈开火》一信的错误观点。提出以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召开下半年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实际上会议推迟召开了。
1978年9月,云南景洪农场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等人给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公开联名信,信中历数了云南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以及对生活的绝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家乡。10月16日,云南农场知青丁惠民等发出第一封致邓小平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
10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通知》中央下决心解决知青的七个方面的问题。10月31日,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了。
1978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会议纪要》指出: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知青下乡运动,“缺乏整体规划,知青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知青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这是对这场运动的总结。会议纪要认为:“今后一般不办理病退、困退,如果家庭和本人确有特殊困难,可以通过组织商调,分到新的工作岗位时,其待遇按调动工作处理”。这一决定在支边知青中一下乱了套。他们说:到农村插队,可以通过招工回城。云南知青出现了顺口溜:插队插队,越插越对,插场插场,越插越长,改变现状,只有上访。于是,罢工、请原之风迅速在各地兴起。
全国知青返城风潮从1978年云南知青开始
11月16日,丁惠民给邓小平副总理写了第二封公开联名信,信上签名的知青逾万。其后,云南七个农场的三万多知青参加了罢工。使工作瘫痪,生产停顿。
11月23日,刚刚恢复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全国各地知青问题积压甚多,到了非认真解决不可的地步。
12月7日,云南知青再次向华国峰、中共中央、邓小平写了第三封请愿信,同时,成立了农场知青北上请愿筹备组,组织北上请愿团。
12月8日,云南版纳地区农场知青代表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选举产生赴京请愿筹备总组,丁惠民任总指挥。随即宣布举行无限期罢工。
12月9日,知青发布了北上宣言,同日开始大罢工。罢工席卷了云南全省。
12月10日,第二次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74号文件很快传达到全国。文件提出,逐步解决在乡插队知青的问题,对在国营农场的160万知识,则采取稳定方针。74号文件引起农场知青的强烈反响。
12月16日,云南农场第一批上访代表出发。
12月18日,丁惠民带领第二批上访代表出发。
12月16日,请愿团从云南省景洪出发,次年2月27日到达北京。
12月24日晚,云南农场第一批上访代表在昆明火车站强行登车不成,采取卧轨行动,成为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卧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晚上10时,在国务院的直接干预下,代表们被迫撤离。
云南省的知青,在全国占的比例不大,仅百分之一,但云南知青却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注目。
一九七九年
1月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和民政部长程子华接见丁惠民等10名云南农场代表。
1月18日,国务院知青协在报送国务院的《关于处理一些地方知识青年请愿闹事问题的请求报告》中提出六条意见,经国务院批准下发,实际是对74号文件有关条款的修正,为农场知青返城提供了政策依据。
1月23日,丁惠民等人给王震发出电报,对前一段活动作了自我批评。该电报于2月10日被《人民日报》略加删改后刊出。
1979年1月23日,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由副总理余秋里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震、陈慕华、谷牧、王任重、康世恩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基本同意国务院知青办1月18日报送的《关于处理一些地方知青请愿闹事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的六条意见。这六条意见是:1、把农场办成农工联合企业,适当提高工资,把知青稳定在农场。
2、参照以往办理病退困退的规定商调回城,由知青部门负责办理。
3、城镇职工退职退休后,可以由其子女顶替。
4、从农场参军的知青,退伍后可以回父母所在地安置工作。
5、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下乡知青。
6、上海郊区到农场的青年,可以允许回原籍社队。
1979年6月上旬,云南省召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市商讨如何落实国务院“六条”精神时,昆明、成都和重庆代表很干脆,表示保证在六个月内,优先安置云南知青返城。但北京和上海采用了变通办法,同意走病退、困退这条天路。
风起
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新疆上海知青返城号角同时吹响
1979年2月17日在中国云南、广西边境,中国军队向越南境内发起了猛攻。此前,在邓小平访美时曾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战争持续16天,中国军队在陆续投入8个师的兵力之后,于3月4日攻占谅山。打下谅山后,中国命令撤兵。
2月初,新疆上海知青开始为回城大事酝酿、串联、演讲、集会。最先发起的是农一师十四团的上海知青。阿克苏地委书记刘裕如、阿克苏地区农垦局局长赵国胜、农一师老师长任晨、老政委杜宏鉴等领导先后下团场巡视、安抚上海知青,欲平息风波,均无功而返。
2月24日,新疆农场上海知青赴京上访团出发,正团长杨东海,副团长杨清良。代表有欧阳琏。3月2日到达北京。
4月28日,新疆上海知青代表受到国家农委、国家农垦总局负责人张秀山、张修竹等人接见。上访团在北京一共停留52天,5月返回新疆。
本月,国家农垦总局刘济民副局长率工作组到新疆阿克苏。阿克苏上海知青及子女一二千人向其“跪哭”,要求回城。刘济民等人到达农一师十四团时,该团上海知青半路迎接,连人带车抬走,并将刘济民软禁在该团十一连多日。后在团领导工作下予以放行。
7月19日至22日,新疆上青第二次赴京上访团代表先后到达乌鲁木齐市。
7月22日晚,国务院领导向新疆等十个省、市、自治区发出电话通知:对已离疆的上访人员沿途进行劝阻、收容、遣送回新疆。
高潮
一九八零年
1月9日至23日,新疆自治区召开“关于做好稳定新疆上海支边青年工作座谈会”。
1月21日,新疆自治区政府发布《通告》,要求立即解散“上海青年联络总部”和“上海青年联合委员会”等非法组织,停止一切非法行动,违者依法处理。
2月,上海、新疆、兵团几方领导在阿克苏召集知青座谈会,产生了《二月座谈纪要》。
11月5日,新疆上海知青代表开会,欧阳琏等人提出:从8日起组织上青大举进入阿克苏。11月中旬,在阿上海知青占据阿克苏地委大楼。地委书记刘裕如逃到边防派出所避险。地委、政府工作完全瘫痪。
11月13日晚,在阿克苏的上海知青一致推举欧阳琏为总代表,王良德为副总代表,冯晶保、俞志成、张鸿兴、陈双喜、陈加春为代表。
11月23日上午10时,欧阳琏带领500多人开始绝食。以后几天,绝食人数增至1350多人。
11月28日下午2时,绝食达到100小时,欧阳琏宣布绝食胜利结束。
12月11日上午10时上海知青大篷车队自阿克苏前往乌鲁木齐,途中一辆卡车翻车,三名知青死亡,伤十七八人。
同日,阿克苏地委发出给上海知青签发户口的232号文件。
12月12日,中央工作组抵达阿克苏。
12月26日凌晨两点钟,欧阳琏等上青代表被逮捕。20个月后宣判,判处欧阳琏有期徒刑四年。
尾声
一九八一年
1981年3月12日至30日,新疆自治区政府和上海市政府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在北京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新疆农场上海知青的问题。
“阿克苏事件”平息后,在回成风潮期间各团场接上级通知紧急签发的无数上海知青回沪准迁户口一律作废。先前很多上海知青拿到“袋袋户口”后变卖了家产,欢天喜地的准备离疆回沪,,几乎家徒四壁。官方签发的迁移户口作废后,他们在极度悲愤、极其艰难中度过了数年。最终安分守己地继续工作,按部就班的按照政府颁布的“顶替”等有效政策陆续回沪。不符合条件的上海知青永远留在了新疆。
1961年至1966年,共有45784名上海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截至1985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新疆阿克苏视察工作。胡耀邦总书记在与上海支边知青代表的座谈会时关切的询问:“上海支边知青在阿克苏还有多少?”上海知青干部倪豪梅回答:“ 还有一万五千三百多人。”
附注:
1.上述材料根据《知青年鉴》、《中国知青口述史》书中人物经纬整理。
2.欧阳琏与1984年1 月刑满释放,同年回上海。2002年5月,欧阳琏退休。2003年返沪上海知青在欧阳琏等人组织下举行了进疆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一些知青仍在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着不懈努力。来源/作者: 傅华强
关键词:新疆,上海知青,回城,风潮,大事记,维吾尔自治区